隨著電腦的普及與資訊科技的發達,「數位落差」就像流行語般不斷充斥在我們的生活周遭。但你知道什麼是「數位落差」(Digital divide)嗎?

 

簡單來說,在社會上因為諸如教育、年齡、所得收入或資源分配等等的原因,造成一群人能夠輕易透過學習使用資訊科技,而另一群人沒有機會學習使用而形成資訊能力的差距。就如同財富分配會有不均衡的現象,在資訊社會中也會出現個人資訊能力不一的情況。

 

那麼,擁有資訊力對個人的工作或生活來說,會有哪些差別或影響呢?

 

這麼說吧,在數位時代中,有能力運用電腦、網路等數位資訊的人,將比無法使用這些資訊的人擁有更多的機會創造財富。就如同《世界是平的》作者佛里曼所說,「我正在睡大覺,好多工作都外移了。」用這句話來比喻資訊貧者的處境,是再貼切不過了。

 

也因此,在進入數位化的21世紀,為提升民眾的競爭力,行政院國科會在2002年通過「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」,預計在五年內投入40億元,以提升國人的數位能力,並以「縮減數位落差」為執行目標,從鼓勵民間捐贈電腦、設立社區科技中心、擴充社區網路設施與頻寬、提供資訊專業訓練等,希望將目前社會上存在的「數位落差」問題,轉換為「數位機會」。

 

根據行政院研考會2008年的調查發現,造成數位落差的原因包括:所得收入不高的家庭較無購置電腦設備的能力,往往也就大幅降低使用電腦與網路的機會;教育程度越高者,使用數位資源的機會就越多;青少年對電腦網路的使用較年長者容易上手;偏遠地區家庭的電腦擁有率較城市家庭低,接觸數位資訊的機會因而較少;身心障礙者(如視覺障礙、肢體障礙)因先天的限制,接觸電腦的機會較一般人來得困難,因而造成極大的數位鴻溝。

 

但調查也顯示,國內12歲以上民眾的上網率較前一年小幅增加2.9%(由65.6%增至68.5%),上網人數約1370萬人;每日上網時數則從2.7小時增加為2.8小時,顯示民眾對網路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。

 

儘管資訊能力和競爭力不一定能夠劃上等號,但身處資訊洪流中,你的數位化指數究竟有多高?不妨自我檢測一下:

 

Check List:檢測你的數位化指數
□ 會使用電腦收發e-mail
□ 會透過網路找工作
□ 會上網搜尋資料
□ 會自行上傳圖片、文字
□ 會透過網路下單
□ 會使用線上付款
□ 會自行維護網站
□ 會在網路開店
 
勾選1~2項,資訊力有待提升;3~5項,再加把勁,資訊達人非你莫屬!;6~8項,資訊力一級棒喔!

 

資料來源: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gov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